陈华飞,泸州泓江电解设备有限公司技术部部长,14年的时间,他凭借着自己锲而不舍、敢于创新、刻苦钻研的精神,从一名大学生成长为一名正高级工程师。日前,陈华飞被泸州市总工会授予“‘五一’劳动奖章”。
精益求精 安全全凭“钻”得细
5月2日,泸州泓江电解设备有限公司车间里,离子膜电解槽整齐排列,陈华飞正在车间校整离子膜电极平面度,一双手弄得黢黑,弄完一处,陈华飞会对工人们交流几句。陈华飞坐不住办公室,喜欢到车间将自己的一身所学传授给一线工人,并时刻提醒着他们,工作要做细、做足。
“我们的严格把关,是对市场和厂家的负责,对电解设备的升级、修理工作如果不够扎实,不够细致,很可能把企业引向灭亡。”陈华飞对身边的工人说,目光中透着严谨。陈华飞所在公司主要负责为化工厂等相关厂家的电解设备进行升级改造和维修翻新,而这些电解设备主要用于这些厂家从工业食盐中电解出氢气、氯气和碱。
“电解设备的好坏直接关系厂家的命运。”陈华飞认真的说,离子膜电极平面是否整齐、光滑,电解槽管道焊接的好坏等细节,都有可能导致气体的泄漏、混合,这不仅有毒,有害身体,甚至可能发生爆炸。
据陈华飞自己介绍,2003年,因国企改制,他从泸县远大煤矿辞职到泸州泓江电解设备有限公司,从矿山机械到化工机械,28岁的陈华飞进入新的领域,但由于他勤奋好学,工作严谨,不仅很快掌握了电解设备各项技术,而且没出过任何问题。
凭借爱“钻”敢闯、精益求精的精神,陈华飞连续多年被公司评为年度先进工作者,先后获得龙马潭区“首届科技进步二等奖”、泸州市“扩张阳极技术的开发三等奖”等荣誉,研发产品获四川省科学技术厅授予“离子膜电解槽高效节能电极”证书,迅速成为公司顶梁柱。
没日没夜 深“钻”研发出成果
2011年,陈华飞带头完成的“离子膜电解槽高效节能电极”,获得四川省科学技术厅科技成果奖。成功的背后,是陈华飞和团队在两年里夜以继日的研发,失败,再研发……
2009年,电解设备掀起一股改革风,“原先的金属电解槽一套就重达 5 吨,要占地6.05m3,分解出来的氯气、氢气纯度不够,厂家耗电量太大降低了利润。”在厂家的需求之下,同时也经过公司的反复考察后,陈华飞便“钻”进了实验室,开始了漫漫研发之路。“集中研发那两年,简直不摆了。”陈华飞回忆,搞研发就是没日没夜干、想、有时候凌晨都还呆在实验室。
失败不计其数,有时候,一天都呆在实验室,心里无比绝望。“但还是不能放弃,市场有需要,企业要发展,就需要我们不断创新,不断研发,放弃了,工人就要下岗,企业就要关门。”陈华飞说。研发不能闭门造车。两年内,陈华飞外出学习就达五六十次,最长的时候,一个月都在出差。在研发过程中,酸碱的腐蚀,硫酸的高温都是极其危险的,如果考虑不够慎重,就会把自己和企业都可能引向灭亡。“预防为主,注重掌控。”陈华飞严肃的说出这八个字,生产安全,是我们工作的基础,两年时间,危险一次都没有降临过陈华飞和他的团队。
历时两年,在无数次的失败后,陈华飞和团队终于完成了电解槽的升级改造。
“金属电解槽变身为离子膜电解槽,体积变小了,体重变轻了,但分解出来的气体纯度却提高了,还大大降低了厂家的用电量,降低了生产成本。”陈华飞高兴地说。汪静华西城市读本记者徐庆摄影报道
|